追踪线性规划考查新动向
追踪线性规划考查新动向
南通市第二中学 丁建国
发表于《数学周报》 第8期 ISSN1002-2171
线性规划在高中数学中属于B级要求,在考试中常常以基本题、中档题的难度出现,但最近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值得关注,这有可能加大了线性规划的难度。本文试列举近期线性规划考查的一些新动向,与同学们共享。
一、变凑目标函数
例1.已知实数 满足约束条件 ,求 的取值范围。
简析:作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1所示, 表示 与可行域上的一点 连线的斜率的2倍加1。
,
的取值范围为 ,
的取值范围为
点评:求形如 型的取值范围,关键先将目标函数变凑为 ,再利用其几何意义来解决。
二、求解字母参系数
例2. 已知实数 满足约束条件 ,且 的最大值为9,则实数 = 。
简析:作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2所示,直线 恒过定点 ,若 ,则 无最大值,故 。此时可行域为一个三角形,由 得点A , ,解得 。
例3. 已知实数 满足约束条件 ,且目标函数 仅在点 处取得最小值,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。
简析:作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3所示,可行域为 的内部及边界。因为目标函数 仅在点 处取得最小值,所以直线 的斜率 或 ,
又 ,解得 。
点评:例2字母参数含于约束条件中,例3字母参数含于目标函数中,求有关字母参数的问题核心是研究线性规划的最优解。
三、考查可行域的面积
例4.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,则实数 = 。
简析: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4所示,可行域为 的内部及边界。因为目标函数 恰过点 ,该直线把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,故直线过 的中点 , ,解得 。
例5.若S 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,则当a从-2连续变化到1时,动直线 扫过S中的那部分区域面积为 。
简析: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5所示,可行域为 的内部及边界。当a从-2连续变化到1时,动直线 扫过S中的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, 。
点评:例4与例5都与可行域的面积问题有关,需用到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。
四、缺省约束条件
例6.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,设A、B、C是圆 上相异的三点,若存在正实数 ,使得 ,则 的取值范围为 。
简析: , ,
,
,
所以实数 满足不等式组 ,做出可行域如图6所示。目标函数表示可行域上的点 与定点 的距离 的平方。易得 , ,即 的取值范围为 。
点评:本题实质为线性规划问题,但题中缺省约束条件。这里要联想运用向量的三角不等式 才能寻找到约束条件。
五、与其它知识点的交汇
例7. 设实数 满足约束条件 ,若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12,则 的最小值为 。
简析:作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7所示。
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12,
当 时, ,即 。
例8. 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,若指数函数 的图像上存在平面区域为D上的点,则 的取值范围为 。
简析: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8所示,可行域D为 的内部及边界。
易得 ,当指数函数 的图像过 时, ;
当指数函数 的图像过 时, ,
的取值范围为[2,9].
点评:例7中的线性规划与基本不等式进行了交汇,例8与指数函数进行了交汇,体现不同知识之间的重组及解法的综合性。
金年汇体育:账号+密码登录
金年汇体育: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